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深入人心,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的好,营养也要十分全面,这才是现代人们所关心的一点。
其中猪肉、牛肉等肉类食品已经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黑心商家将肉类变成了残害我们健康的“杀手”。
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市场上开始出现“注水肉”,“注胶肉”,还有更加过分的“硼砂猪肉”等等。一旦我们长期食用的话,对我们健康没有任何的好处。
针对“注水肉”这种情况的出现,让人不禁思考起来,究竟是如何流入市场当中,而身为消费者的我们又如何分辨“注水肉”呢?
对人体有害的“注水肉”注水猪肉是指猪在屠宰之前的0.5-1小时内被强制性的使用水管从口腔处灌注大量的水到体内。从而能够增加猪的重量,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
针对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有人会问,不就是注水,对于人体健康并没有任何的害处。可如果注水的环境脏乱差,卫生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并且注水之后会严重破坏运动体内的水平衡,导致肉容易腐败变质,所以不要以为只是普通的注水,对于健康来说并没有好处。
有的商家为了能够提高肉的吸水率,可能会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比如防腐剂或者增稠剂等。长期食用这些添加物可能对人体的肠胃道和代谢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
如何分辨注水肉,还是要从颜色上进行判断,注水之后的肉类,呈现粉红色且颜色较淡,皮下脂肪会出现轻度的充血。而且注水肉解冻的时间会更长,化冻之后会有很多血水流出。
“注胶肉”更让人担心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利益,不良商家会向肉食中注入卡拉胶、工业明胶或者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添加剂等物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能够增加重量,延长保质期等。
注胶肉看起来会比一般的肉更加新鲜,并且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好。可是不能忽视的一点还是注胶肉当中的添加剂较多,如果长期食用的话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注胶肉的危害体现在多个方面,这种处理方式会显著降低肉类的营养价值。如果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这些肉类,实际上是花费了更多的钱得到的营养却微乎其微。
除了生猪肉之外,超市当中的火锅丸子也是注胶肉的重灾区,这些食物售价十分便宜,大多都是选择注胶肉或者添加调料粉来增加丸子的弹性,成本非常低,味道也不错。可是对人体健康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
“注胶肉”的危害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危害。可是想要分辨出注胶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和色素,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很难分辨,这才容易上当,导致购买了“注胶肉”。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凭借经验来分辨“注胶肉”。可以通过气味来分辨,如果说闻起来气味十分刺鼻,并且伴随着异味,那么很大概率就是“注胶肉”。而且这种肉类的质地比较软,没有弹性,这也是“注胶肉”的明显特点。
危害更大的“硼砂猪肉”一些黑心商家为了能够让猪肉的颜色更加鲜红,肉质更加细腻,便非法将硼砂添加到猪肉当中,还会将硼砂和豆粉进行混合形成“染色剂”,然后将猪肉浸泡其中,使颜色更加鲜艳,保质期也更长。
硼砂猪肉中高浓度的硼元素被摄入体内之后,会在代谢过程中转化为硼酸,过量的硼酸对肝脏和肾脏会造成严重负担,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和肾脏损伤。可见商家为了利益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硼砂进入人体之后,会慢慢沉淀下来。如果身体当红的硼砂含量超过15克,就有可能会危机生命,所以硼砂猪肉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可是非常大的。
商贩对于“硼砂猪肉”的处理十分隐蔽,消费者很难发现其中问题所在。还有不少的黑心商贩会利用菜市场的混乱和拥挤,加深消费者对价格和外观的敏感来推销自己的“硼砂猪肉”。这些方法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甚至还在心中认为自己购买的猪肉是便宜健康的。
廉价牛排牛排的昂贵相信大家都了解过,但是在市场当中有一种牛排十分便宜,这种牛排都是通过碎肉进行压制而成,与原切牛排的价格进行对比,会相当的便宜。并且在加工过程当中,还会添加各种添加剂来增加口感和味道。
除了二次加工之外,这些牛肉可能源自于病牛或者死牛,口感和营养价值远远不及新鲜的牛肉,反之这些牛肉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可以说花了钱还没有任何好处。
可是这些牛排却是父母的最爱,毕竟这些牛排便宜是最主要的问题的。总认为这是超市的打折牛肉,可能就是保质时间比较短,其他的和正常牛肉没有任何却别,也正是这种现象,让无数廉价牛排被端上餐桌。
想要分辨这种牛肉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查看配料表,一般这种合成的牛肉当中,除了牛肉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如果其中有“谷氨酰胺转氨酶”的话,那肯定就是合成牛肉。
想要彻底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之外,消费者也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才能够彻底杜绝这类情况。
尤其是市场当中廉价的肉类,尤其是没有明确来源或标识的肉类,需要特别小心,再便宜也不要购买。这种肉类可能经过不当的处理,可能使用了工业胶水或者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信源出处: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