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吉飞大火后,我们日常吃东西如何避开科

网红辛吉飞凭一己之力挑战食品、餐饮行业黑幕大火,一句“科技与狠活儿”把相关利益链上拴着的蚂蚱气得浑身发抖还使不上劲反驳。

然而即便在他的努力下,大家总算记住了牛肉片不一定是牛肉做的,羊肉串里也不一定有羊肉,但生活还要继续,谁也离不开外卖和各种零食、方便食品。

那我们要如何在消费水平不变,工资也没涨的前提下,尽量避开“海克斯科技”,让我们的身体少接触一点“科技与狠活儿”呢?

方法当然有,而且还能帮我们省下一大笔钱。

你可以没时间进厨房,但你一定要在节假日或者休息时间搞明白你平时常吃的饭菜都是怎么做的。

就算不爱动手,也至少要看看别人分享的家常菜谱,了解一下没放海克斯科技的家常菜应该是什么外观、什么味道。

当你看过了真正的羊肉汤是什么颜色,理解了真正的番茄炒蛋放盐和放糖有什么区别,你就很难吃不出外卖酱料包里满满的“科技与狠活儿”。

那些混着鸭肉的羊肉串,只有当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动手炒的羊肉是什么味道时,才更具有欺骗性。

而当你知道自制的牛肉干一小片要用多少肉之后,很多路边的“美食”你自然也就不会一边掏钱一边相信它们“无添加”了。

如今大家的压力都不小,吃零食解压没什么不好,但一定要查看配料表。

例如你可以看看肉干配料表里前几位有没有“豆制品”,奶制品配料表里前几位有没有“白砂糖”和“人工奶油”。你想用辛苦赚来的钱买鸡腿,就应该买到的是鸡腿,而不是实验室里造出来的“合法”鸡腿替代物。

我们虽然不是人均化学博士毕业,但当我们看到配料表里有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例如“阿斯巴甜、植脂末、卡拉胶”,我们起码可以随手搜一搜,就算没得选,也吃得更坦然。

那些放一点会很香,只有放多了才会不健康的添加成分,商家到底会不会为了招揽顾客而打破底线,你有权利质疑,也有权利选择不吃。

我们当然相信大多数食品从业者都是规范经营的正经人。但为了我们吃出问题的时候不用自责平时没好好保护自己,把东西放进嘴里时看看配料表,这个习惯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可能无法轻易改变周围的生存环境,但我们都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整条街的小摊店都在售卖掺鸭肉的羊肉串,都在往烤面筋里混不知道多少种神秘粉末,那我们午休就餐时看起来确实就没了好的选择,毕竟谁也不能把厨房和冰箱带在身上。

但其实谁也没拦着我们早起半小时做饭来改变这个吃不到放心外卖的状态。

明明很简单的事,我们费尽心思找了千百个理由来推脱。总之就是我压力大,我工作忙,我事情多,想找一个好吃、健康且卖家不赚钱只为无私奉献的小店,这个要求很过分么?

当然不过分。只是既然如此合理,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去开这个店呢?

买不到放心的外卖就自己做,找不到靠谱的零食就多喝水。这难道不是既省钱又放心的最优解么?我们这些年到底是真的被“科技与狠活儿”欺骗了,还是故意养活了无良商家?

非要在自己不讲原则的生活模式中寻找一个别人都讲原则的选项,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做不到的。忙着为此生气,真不如干点该干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woab.com/bqtx/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