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严重精神障碍危害大
严重精神障碍危害大
○医学指点:医院心理精神科林勇强
近年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乃至命案大量产生,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据统计,我国精神障碍得病率17.5%,其中严重精神障碍得病率1%。截至年3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登记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图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而至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
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得病率约15%。精神障碍患者如得不到及时医治,极可能发展成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表现有幻觉、妄图、严重思惟障碍、行动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出现慢性衰退,伤害了患者个人的社会功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治好一人,解救一家、稳定一片。”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心理精神科林勇强主任医师告知。
13条线索发现身旁人不对劲小丽本得才兼备,今年正值花季16岁。最近2个月行动有些古怪,每天早上起床后总是在洗手间喃喃自语,妈妈问她在跟谁说话,她总是否认,家人也没当回事。可是小丽的喃喃自语越发频繁,并且有声有色,像是与他人对话。因而,医院检查。经医生耐心与小丽交谈,小丽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她每天的喃喃自语其实是“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通话。小丽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接受医治,病情也得到控制。
“事实上,家庭成员是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可以通过《行动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来发现行动异常人员。”林勇强介绍说。《清单》包括13条疑似精神障碍的线索:
1.曾住精神病院,目前在家;
2.因精神异常而被关锁在家;
3.常常胡说八道,或说一些他人听不懂、或不符合实际的话(比如说自己能够和神仙或看不见的人说话、自己本事特别大等等);
4.常常无故吵闹、砸东西、打人,不是由于喝醉了酒;
5.常常喃喃自语自笑,或表情呆滞,或古怪;
6.在公共场合行动举止古怪,衣衫不整,乃至赤身露体;
7.疑心特别大,怀疑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害他(比如给他下毒,等等);
8.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
9.对人过分冷漠,寡言少语、动作慢、甚么事情都不做,乃至整天躺在床上;
10.自杀,或自残;
11.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
12.有癫痫病史,后来出现过精神不正常,如说胡涂话,躁动不安,行动反常,呆痴、凶恶、任性等;
13.自幼呆傻,不能上学,不会自理生活,或虽能委曲读书,但又出现过行动反常,胡说八道,吵闹毁物等。
家庭成员一旦发现家中有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医院医院精神心理科进行确诊和医治。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害大“我曾医治过一个病例,这位45岁男性患者患精神分裂症已10年了,一直服药医治,病情也比较稳定,可是近期自己停药并出现冲动。患者母亲劝他继续吃药,他却把自己的母亲打伤了。年老的母亲只能向社区求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报警,警察立即上门将患者带往精神专科住院治疗,这才避免了更大的危害。”林勇强举例。事实上,严重精神障碍不是一个学术的分类,而是工作的分类。我国目前规定严重精神障碍有六种:
精神分裂症:起病于青壮年,思惟、情感、行动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偏执性精神病:以系统妄图为主要症状,若有幻觉则用时短暂且不突出。
双相情感障碍:在一个患者同时或不同时间出现抑郁(心情低落为主)或躁狂(心情高涨为主),严重时可有幻觉、妄图等精神病性症状。
分裂情感障碍: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躁狂或抑郁)同时存在又一样突出。
癫痫而至精神障碍:得了癫痫同时或以后出现精神症状。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自幼智力发育不良,并伴发精神症状。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危害。家庭成员遇到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身体威逼,医院精神心理科进行确诊和医治。如果家人遭到患者威逼较大,乃至有伤害的行动和危险性,难以处置,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立即要求公安干警帮助处置。
5级危险性评估与医治精神科执业医生会对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精神检查,并向家属或知情者了解疑似患者的异常表现进程、既往史、个人成长、教育、工作等经历,和家族史等,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再根据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为精神障碍后,进行0~5级危险性评估。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动;
1级:口头威逼,喊叫,但没有打砸行动。
2级:打砸行动,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动,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延续的打砸行动,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5级:不管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纵火,爆炸等行动。
病情不稳定患者(危险性为3~5级)。应精神科监护,给予相应的药物医治,必要时给予保护性束缚,加强同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沟通。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为1~2级)。首先应判断患者是由于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随药物不良反应。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剂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缘由对症医治的措施。
病情稳定患者(危险性为0级)。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对高风险患者安排住院治疗,低风险患者可以在门诊和社区医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治的方法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医治。“目前已广泛使用作用确切、副作用较小、使用更加方便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喹硫平、再普乐等为经常使用抗精神病药。对反复发作,服药允从性的患者可以使用长效制剂,目前已具有每半月一次和每个月一次肌注的长效制剂,如氟奋乃静葵酸酯、恒德和善思达。”林勇强告知。
规范服药和定期复诊预防复发“家庭成员是最早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异常行动的人,也是配合医生医治的帮手,更是精神障碍患者的港湾。”林勇强说。所以,在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家属最要注意的是催促患者依医嘱坚持规则服药和定期复诊。
大量研究证实长时间坚持服药是最可靠的预防复发方法,即便偶然性的停药也会带来成倍复发可能性!从年,国家实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每一年不少于4次的随访和每一年1次健康体检,大大增加了对严重精神障碍出院后的服务。
另外,家庭成员对康复后的患者应当在医生指点下,逐渐引导患者恢复学业或寻求工作,以恢复家庭和社会角色。(本报 赵莹 本报通讯员杨芸)
转载《广东卫生计生》。
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白癜风的发病原因